新中社区聚焦“小切口”,通过多种“微光”行动提升居民幸福感,包括党建微讲堂、积分微心愿、网格微力量和志愿微服务等。通过这些具体举措,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想让社区生活更美好,新中社区可是下足了功夫。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更多温暖,新中社区通过“四缕微光”持续在社区治理、服务居民以及环境美化等方面发力。它们分别是“党建微讲堂”、“积分微心愿”、“网格微力量”和“志愿微服务”。
“党建微讲堂”是其中的一大亮点。新中社区组建了一支包括社区两委、大党委单位、青年大学生在内的讲师团队,通过各种互动、体验和故事宣讲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故事深入人心。今年7月,社区党总支还带领党员们到龚昌荣故居、江海区检察院上了特别的党课,强化了党性教育。此外,社区还推出了“新中大课堂”,教授家政、直播带货等技能,吸引了300多名学员参与,进一步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
为了让居民在参与社区服务时感受到更多回报,新中社区推出了“党建·爱家”积分制。居民通过志愿服务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存入“幸福+”爱心银行,兑换各种物资。这个积分制不仅激发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还成功地将居民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在社区治理方面,新中社区创建了“网格微力量”。社区划分了5个网格,并选任了78名志愿楼长担任兼职网格员,负责收集民情、化解邻里纠纷。今年以来,这个队伍已经成功解决了10多件邻里纠纷。通过党建引领、志愿者参与,新中社区的治理效率大幅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也随之提高。
新中社区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社区的建设不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更需要居民的主动参与和热情支持。通过“小切口”的方式,社区能够更精准地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党建微讲堂的设立让党的理论和政策能够深入人心,积分制则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网格微力量”模式,充分利用了社区内部的资源,让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总的来说,新中社区通过一系列“小切口”的措施,让居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这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希望更多的社区能够借鉴新中社区的经验,共同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