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260个典型村的振兴发展。通过项目投资和资源整合,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打造特色鲜明的村庄。新会区奇榜村实现经济增长,通过创新分配模式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开平市红丰村致力于品牌建设,提升土地
租金和集体收入;鹤山市城西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文旅,增强村集体经济。此外,江海区丰盛村和恩平市和平村则通过党建引领和特色产业推动村庄长足发展。

近年来,江门市将培育典型村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因地制宜的措施,推进260个省典型村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首批60个省典型村的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875.94万元,多个村庄获得省级考核奖励。江门市通过绘制市县两级典型村地图,制定清晰的村庄发展计划,截至8月底,首批省典型村投资总额约5.57亿元,多个项目已顺利完工。
新会区会城街道的奇榜村通过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高效的村资源整合,成功实现村集体经济的繁荣。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显著,达到6093万元。奇榜村通过“百千万工程”不断完善村内项目,以吸引更多商机和资金,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平市马冈镇的红丰村则通过成立强村富民公司,突破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预计2024年将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红丰村以产业规划为导向,推行村组土地资源的连片开发,提升村集体收入,并带动了大量村民就业。
江门市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通过科学划分村庄类型和精心设计发展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奇榜村的利益分配创新不仅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而红丰村通过品牌建设和产业规划,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展示了乡村振兴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这些成功的村庄案例,体现了江门市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创新和努力,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深入推进,江门市的典型村庄将继续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地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