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的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正全力生产,订单排到2026年。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各类海洋产业蓬勃发展,海洋GDP连续29年全国第一。广东正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未来前景广阔。

盛夏时节,江门新会的崖门水道迎来了阵阵海风,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码头上一片繁忙,两艘“南洋型”散货船即将交付。尽管南洋船舶全力生产,订单仍排到了2026年。广东的造船业因为涉及多个行业,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今年以来更是订单爆满,5月全省船舶出口同比增长76.6%。除了造船业,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项目也在广东各地落地,“恒燚一号”养殖平台和“明阳天成号”漂浮式风电平台相继投产。广东海洋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离不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政策支持。
广东的海洋经济迎来腾飞,海洋资源优势逐步显现。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和庞大的海域面积,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向海发展成为必然选择。1993年,广东召开全省第一次海洋工作会议,提出发展海洋产业的策略,船舶制造、海水养殖、海上风电等产业迅速崛起。海洋经济总量从2003年的225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近2万亿元,为打造海洋新广东打下坚实基础。
广东的海洋经济不仅在数据上表现出色,更在现实中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南洋船舶的成功不仅仅是个案,它体现了广东海洋产业整体发展的活力。广东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广东各地的海洋产业各具特色,船舶制造、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项目纷纷落地,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此外,粤东、粤西的区域联动和产业协作,为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性。未来,广东将继续深耕海洋经济,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迈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还能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广东正站在新起点上,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迈进,海洋经济将成为其重要的增长引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上新广东将迎来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