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布了全新“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了旅游居住设施、医疗应急服务点、城郊大仓基地等四类设施的设计要求,提升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这将有效保障城市在平时和急时的安全和功能转换。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最近发布了一份新的《广东省“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指引》,为全省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指导。这个《指引》分为八个章节,涵盖了基本规定、通用设计和各类专项设计,从平急转换、选址要求、规划布局等多个方面,明确了旅游居住设施、医疗应急服务点、城郊大仓基地和配套设施的设计要求。
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经验,《指引》指出,平时的这些设施应能正常运营,而在紧急情况下要能快速转换功能。例如,在急时,这些设施要严格执行“三区两通道或三区三通道”的布局要求,确保出入口分设、洁污分流,并且满足隔离、治疗和物资保障的功能需求。比如,旅游居住设施的隔离区建议采用外廊式或庭院式布局,以利于空气流通,减少传染风险;而城郊大仓基地则应配置低空物流设施,通过无人机等新技术减少人员接触。
广东省这次推出的《指引》非常及时和必要,特别是在经历了新冠疫情之后,更加重视城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能力和韧性。平时能持续正常运营,紧急时能迅速转换功能,这种“平急两用”的思路无疑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旅游居住设施的外廊式设计,不仅体现了岭南特色,还能增强空气流通,这种结合地域特点的设计非常值得点赞。而城郊大仓基地的低空物流设施,更是展现了新科技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减少了人员接触,大大提升了效率。这些都显示了广东省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值得其他省市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