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定,对滨江新区、江沙示范园区和蓬江区棠下镇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区、园、镇整合发展,这是推动“东部一体”、“融合提质”,打造珠西新的城市中心、经济中心、创新中心,成就开放之门、方便之门、辐射之门的重要战略举措,将为全市改革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近日,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定,对滨江新区、江沙示范园区和蓬江区棠下镇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区、园、镇整合发展,这是推动“东部一体”、“融合提质”,打造珠西新的城市中心、经济中心、创新中心,成就开放之门、方便之门、辐射之门的重要战略举措,将为全市改革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我市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由此拉开——
地域范围
A滨江新区
2007年,江门公布滨江新区规划范围:东起西江西岸,西至江沙公路,南起北环路,北至九江大桥,包括蓬江区部门地区和鹤山市部分地区,总面积138.4平方公里,启动区范围17.3平方公里。
B江沙示范园区
2009年11月由市政府与蓬江区政府联合开发建设的重点园区,园区总规划面积11580亩,重点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和高端精密电子产业。
C棠下镇
棠下镇位于蓬江区北部,东与顺德、北与南海隔江相望,西临鹤山。全镇总面积131平方公里,下辖23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
三者之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滨江新区和江沙示范园区大部分区域都在棠下镇范围内。
建设缘由
▶三者虽然地缘上有交叉,但是在管理上却相对独立。
●滨江新区由市滨江新区管委会负责管理;●江沙示范园区由市江沙示范园区管委会负责管理;●棠下镇由棠下镇党政机构负责管理。
滨江新区:我没有实体经济和产业支撑
江沙示范园区:我没有城市配套生活设施
棠下镇:我没有发展空间
▶三者意识到:必须整合管理体制,才能产城融合提质。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有产业来支撑,而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也需要城市来带动,两者相辅相成。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建设得再漂亮,也只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转型升级得再高端,也只是“空转’。
建设目标
把滨江新区(棠下镇)作为争创珠西创新中心的“创新”特区来打造
努力方向 空间突破
●通过整合,三者的发展空间突破原有界限,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平台突破
●既彰显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又发挥镇级社会治理主平台功能。
功能突破
●强化蓬江区作为东部乃至全市核心的功能。
管理突破
●精简机构职能,解决令出多门的问题,降低原来“区园镇”协调带来的行政成本。
四个作用
A改革示范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成为“东部一体”、“融合提质”的示范。
B发展示范
强化蓬江区核心功能,成为江门建设“三个中心”,打开“三门”的示范。
C建设示范
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成为宜居亿业的现代化新城示范。
D创新示范
发挥创新驱动引擎作用,成为鼓励创新、全民创客的示范,打造成为创新型城市先导区。
改革内容
▶管理权限
市和蓬江区根据滨江新区、棠下镇工作需要和承接能力,按照“办事不出滨江新区”的原则,应放尽放、能放则放,充分授权,通过委托方式分批赋予滨江新区管委会相关管理权限,通过下放、委托等方式分批赋予棠下镇相关管理权限,提升滨江新区(棠下镇)自主发展能力。
▶机构设置
滨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合署办公
棠下镇:综合设置10个正科级内设机构
综合设置10个正股级党政机构
蓬江区国土规划环保、市场监管、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设在棠下镇的派出机构,其机构职能和人员编制统一下放棠下镇管理,开展综合行政执法、试行一只队伍执法。
▶财政管理
●滨江新区财政与棠下镇财政合并为一级财政,由市财政局统一核定后划转关系。
●滨江新区(棠下镇)财政直接对蓬江区,实行独立运筹和核算本区域发展资金。
推荐阅读:
蓬江江海楼市数据披露 一手住宅均价为6077元/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